Blogtrottr
UDN健康醫藥
健康醫藥:精選不可不知的醫療常識以及最hot的生活議題,分為「健康話題」、「醫藥中心」、「美容兩性」、「生活話題」、「環保生態」等單元。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別對他們放棄──漫談自閉症
Dec 27th 2012, 04:32

【內容摘自《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樣:給自閉症家庭的實用指南》,作者Temple Grandin/譯者廖婉如,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的話:寫給對自閉症認識不多的讀者

自閉症是發展性障礙,通常會在幼兒時期被診斷出來。它本質上是腦神經出了問題,影響了大腦四個主要區域的功能運作:語言/溝通、社交技巧、感覺系統和行為。自閉症的成因依然是個謎。目前的研究指出,這類的障礙可以再細分成不同的子群,端看是由基因引起,環境侵害使然,或兩者皆有。

每個自閉症患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各有各的長才和挑戰。沒有哪兩個的嚴重程度一樣,或表現出相同特徵。這是一種「光譜式的」障礙,各種的個別診斷一概統稱為自閉症類疾患(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這個光譜上的個體從無法口語、可能產生傷害自己的行為以及智障的嚴重挑戰,到高功能的(所謂的亞斯伯格症候群)、具有高超智力、口語表達能力良好,但卻明顯缺乏社交技巧、不太能從他人觀點看待事情的都有。在修訂中的DSM(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診斷標準裡,也就是醫界的診斷「聖經」,即將把亞斯伯格症候群從自閉症裡刪除,並把各種自閉症標籤合併在「自閉症類疾患」這個統稱之下。

自閉症的比率目前是每一百個新生兒會出現一個(根據二○○九年疾病控制中心的統計),而且這比率持續以令人擔憂的速度升高。每二十一分鐘就會有一個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男生的比率是女生的四倍,在全球各地一致普遍地出現,不分種族、社會和人種。根據美國自閉症協會統計,照護一名自閉兒的終身花費介於三百五十萬至五百萬美元之間;每年花在照護這些人的費用總額是令人咋舌的九百億美元。

自閉症具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方式。自閉症患者同樣生而為人(people first),自閉症只是他/她身為人的一部分而已。自閉症類疾患不再純然被視為是行為障礙,它會影響整個人的各個方面:生物醫學方面、認知方面、社交方面和感覺方面。只要得宜運用個別化的介入方式,自閉症類疾患兒童可以更加發揮功能,學習適應周遭的世界。

我們對自閉症類疾患的理解跨出了一大步,也更知道如何提供有效的幫助。幼兒最早可以在滿十二至十五個月時被診斷出自閉症,其中很多接受了密集的早療,因而能夠和一般孩子一起上小學,只需要些微的協助和服務。不論在幾歲被診斷出來,自閉症類疾患兒童和成人時時刻刻在學習,無論任何年齡,只要處置的型態和強度適當,他們的功能運作都會有顯著的改善。


本書簡介

本書是由翻譯作者(廖婉如)過去八年來刊登在《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文摘》(Autism Asperger?s Digest)的文章集結而成。廖婉如將這些文章分門別類,探討主題從早期的教育方式、感覺敏感度問題,到腦部研究,乃至就業發展都有。每一章開頭,我附上新的引文,添加我對該主題的額外看法。

在這些文章裡,廖婉如以身為自閉症患者的個人經驗出發,同時納入家長、老師以及自閉症類患者能夠立即加以運用的實用資訊。自閉症的光譜非常廣泛,從無法口語的人,到輕微亞斯伯格症的優秀科學家或電腦工程師都包含在內。這本書可以運用在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整個光譜範圍內。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tea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