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調查,並由康寧大學藍艷秋博士、臺灣大學李後晶博士、中興大學李後鋒博士與日本北海道大學蔡經甫博士所組成的墾丁昆蟲相調查研究團隊,於墾丁國家公園內發現新種椿象—短角鈍頭蝽(Amblycara innocens Tsai & Redei, 2014),為墾丁昆蟲族譜更添新頁。

本研究計畫是採與國內外分類學者共同合作研究及鑑定物種模式,並將所發表新種的模式標本保存於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副模式標本則保存於林業試驗所標本館。

新種短角鈍頭蝽目前只在臺灣墾丁國家範圍內南仁山、欖仁溪及社頂等處發現,在國外則僅於菲律賓巴拉望島現蹤。此項研究成果,係由北海道大學蔡經甫博士與中國南開大學Dr. David Redei,發表於布拉格國家昆蟲博物館學報(Acta Entomologica Musei Nationalis Pragae)。
在發表本新種之前,鈍頭蝽屬唯一的物種為長角鈍頭蝽(A. gladiatoria (Stal, 1876)),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馬來西亞、日本(琉球群島)、菲律賓(巴拉巴克島)、印尼(新幾內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斐濟。

在墾丁國家公園所採得的標本經比對確定為新種,並命名為短角鈍頭蝽。此屬昆蟲數量稀少不常見,推測族群僅侷限分布在亞洲與太平洋地區熱帶森林中;短角鈍頭蝽成蟲體長約在17-21公釐之間,體色淡黃褐,前胸兩側邊緣各有1條黃色光滑的硬胝、側角突出超過前翅革片基部,末端尖、中胸腹板中央有一條淺隆脊、腹部腹板第3–5節有一條縱溝。

全世界目前僅有2種的鈍頭蝽屬椿象,新種短角盾頭蝽(Amblycara innocens Tsai & Redei, 2014)(圖右)及長角鈍頭蝽(A. gladiatoria (Stal, 1876))(圖左)。比例尺5公釐。

鈍頭蝽屬世界分布圖。新種短角盾頭蝽(Amblycara innocens Tsai & Redei, 2014)(藍色方形點)及長角鈍頭蝽(A. gladiatoria (Stal, 1876))(圓形紅色點為標本檢視記錄,圓形白色點為文獻記錄)。

世界新種椿象:短角鈍頭蝽 
本世界新種由北海道大學蔡經甫博士與中國南開大學Dr. David Redei,發表於布拉格國家昆蟲博物館學報(Acta Entomologica Musei Nationalis Pragae),主題是針對蝽科(Pentatomidae)鈍頭蝽屬(Amblycara)進行分類修訂,並提出其在生物地理學上的合理解釋。

長角鈍頭蝽及短角鈍頭春外觀極為相似,主要鑑別特徵在新種短角鈍頭蝽的前胸側角較不突出,雌雄性器亦不相同。

目前關於鈍頭蝽屬的生物學資訊只有日本琉球群島的記錄。長角鈍頭蝽的若蟲取食非洲核果木科(Putranjivaceae)的毛藥核果木(Drypetes matsumurae (Koidz.) Kaneh),成蟲則有取食葉下珠科(Phyllanthaceae)枯里珍五月茶(Antidesma pentandrum Merr.)果實的記錄;而這兩種寄主皆分布在琉球群島高位珊瑚礁的棲地中。新種短角盾頭蝽目前只在墾丁國家公園南仁山、欖仁溪及社頂等處發現,及菲律賓巴拉望島的一筆雌性標本檢視紀錄。生物學不明,急待建立。

而鈍頭蝽在台灣恆春半島與菲律賓巴拉望島所呈現的間斷型地理分布模式(disjunct distribution),說明了臺灣與鄰近地區過去複雜的地理事件。臺灣在地質史上算是相當年輕的島嶼,係菲律賓板塊的北呂宋火山島弧與歐亞板塊及琉球隱沒帶的碰撞結果,使得呂宋與臺灣之間開展了一個新的生物交流通道。根據目前鈍頭蝽屬的分布模式有兩個可能解釋:(1) 隨著第四紀冰河期巽他陸棚(Sunda shelf)和和莎湖陸棚(Sahul shelf)的出現,族群經由現在的中國,往北播遷,或經由現在的婆羅洲,向南播遷;(2) 族群經由更新世冰期週期可能短暫浮現的陸橋,並藉由信風或熱帶風暴,發生跨洋性播遷事件(transoceanic dispersal)。

這兩種物種的分化,可能就發生在最近5百萬年內,在菲律賓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帶上。而分布在琉球群島的長角鈍頭蝽,顯然是冰河期結束後分布最北界的一支孓遺族群。此項成果說明藉由昆蟲相調查,不僅可瞭解恆春半島的生物組成與多樣性,並能根據地理分布模式的資訊,解讀臺灣的生物地理史。

 

(文章來源:KingNet旅遊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tea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