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春分後15日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為清明節,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同時清明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爲華人的重要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爲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中國人重孝道,講求慎終追遠,表現於行動上的便是祭拜祖先。自古以來,歷代都有掃墓的日子,雖然日期不一,但大約都在清明前後,因為清明正是寒盡春來,萬物復甦之時,正可表示對祖先的崇敬。民國二十四年,政府明定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更凸顯了清明掃墓的重要意義。清明節結合了人們對祖先及自然的崇拜,顯示國人崇尚孝道的美德,但是在今日社會中,除了掃墓及祭拜以外,遵循祖先的教誨及發揚祖先的美德,才是孝道的更具體表現。

 

 

 

(資料來源:台灣旅遊生活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tea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