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帶動有機農業蓬勃發展,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雲林縣政府,16日在雲林古坑綠色隧道,舉辦第一屆「雲林有機毛豆嘉年華」,希望藉由活動拉近消費者、產地與農友的距離,引領大眾發掘台灣有機產業永續創新發展的關鍵和動力。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國內雖然到處可以聽到「有機」,但國內能生產有機的土地,僅占台灣的土地面積0.76%,發展了20年的有機,但還是跟不上國際的腳步。

蘇慕容表示,現今我國有機正處於以嚴格法規及標準建立市場秩序,嚴管嚴查的思維卻也扼制了有機生產的發展,如過度側重農藥「零檢出」的高難度限制。

目前國內合格有機的檢驗要求,高過許多先進國家,例如美國只要在公告殘留標準的5%以內都算合格,原因是環境中有無法避免的汙染,澳洲合格標準更高達10%,反觀國內卻不得檢出。高門檻的有機認證,限制了很多想要從事有機的農民。慈心基金會表示,希望在這一波的改革思考中,讓國人共同思考討論,找出更有效的發展策略。

 

(文章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rtea222 的頭像
    mrtea222

    喝杯茶

    mrtea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